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到2030年消除肝炎危害的目标,简称“2030目标”,它已成为全球肝病防治领域的“一号课题”。作为肝病高发地区,中国肝病防控形势对实现这一目标来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日前正在上海召开的第26届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年会(APASL),汇聚全球5000多名肝病专家,围绕着“携手消除亚太地区病毒性肝炎”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在16日大会主办方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举办的论坛上,针对“2030目标”,世界卫生组通过了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国家措施、2017WHO指南肝炎检测的开展及检测方式区域创新,以及消除乙肝在亚洲的母婴传播三方面的讨论,探索从不同层面推进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肝病项目负责人马克·巴特莱强调,要实现这一美好愿景,不单单是医学人士的责任,而是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医疗行业、社会以及患者个人的共同努力。亚太尤其是中国是推进这一全球行动计划的重要参与者,在抗击乙肝领域,中国是全球表率。 出生后第一针 中国是肝病高发地区,现有80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10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此外,还有20%的人有脂肪肝,以及其他代谢性肝病、药物肝损伤等。肝病已经成为亚太包括中国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想要实现“2030目标”,中国的作为无疑是举足轻重的。 实现“2030目标”,中国如何发挥自身作用?世界卫生组织全球肝病项目负责人马克·巴特莱高度评价了中国在抗击乙肝的成功经验,他说,中国最大的经验是乙肝疫苗接种工程。婴儿出生后第一针的乙肝疫苗在中国的覆盖率高达90%,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在西非等地,这个比例还很低。通过这“出生后第一针”,阻断乙肝母婴传播成功率高达90%,余下10%没有成功阻断的病例,是那些高病毒载量的母亲,她们可通过孕期服药阻断乙肝母婴传播。预防乙肝母婴传播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危害的重要举措,中国的经验值得推广。希望中国在肝病防治的其他领域继续为全球作出表率,贡献经验。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负责人Pollin女士也高度评价了中国政府在抗击肝炎上的高效,“去年五月份,国家卫计委通知病毒性肝炎药物大幅降价,去年6月份,国家食药监局同意快速批准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的DAA药物,中国政府的效率很高,希望继续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是降低病毒性肝炎危害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2015年启动了“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2016年在此基础上又启动了“妊娠乙肝防治示范基地”,并且运用移动医疗工具(小贝壳APP)对乙肝孕妇规范管理,显著提高阻断成功率。目前已有近百家医院加入了项目行动,培训了3000多名技术骨干,惠及近万名乙肝患者,即“百千万工程”。此次大会上,大会主席侯金林教授和有关专家分享了我国乙肝母婴传播阻断的成果和经验。 各界联合抗击肝炎 巴特莱强调,抗击肝病不仅仅是医生的责任,需要政府、非政府组织、医疗行业、社会以及患者个人的共同努力。“以药物可及性为例,如何让患者获取药品,我们可以呼吁政府加快药品审批流程,将肝病治疗药物纳入医保等,这意味着患者将‘用得到药、用得起药’。此外,推广科研新成果和新技术,需要基金会、学术团队、公益组织的共同参与,这就是多方协作的力量。” 这次会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2017世卫组织肝炎检测指南,希望通过指南的推广,检测出更多潜在感染者。巴特莱说,“抗击肝病的最大难点是推广检测指南。要抗击肝病,首先得发现感染者,而现状是大量感染者并不知晓自己是感染者。第二个难点是进一步消除对肝病患者的歧视。第三是治疗问题。世卫组织有治疗指南,且定期更新。但目前治疗还存在不规范问题,这里涉及医生的再教育、消除区域差异、患者教育与科普等。消灭肝病是一个系统工程,需多方共同努力,我们有信心实现这个美好目标。” 此外,此次会议上,APASL联合世界肝炎联盟、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亿友公益等全球肝炎相关主流民间公益组织(NGO),首次举办APASL-NGO联合论坛,以“携手消除亚太地区病毒性肝炎”为主题,聚焦民生,从肝病负担、2030年消除肝炎的障碍(社会影响、检测和诊断、治疗、增加治疗可及)以及如何与科研部门合作等方面展开讨论,并将于2月18日上午正式发布“上海宣言”。 据悉,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年会(APASL)是全球三大顶级肝脏病学学术会议之一,此次是继北京举办第20届后,中国第二次举办APASL,吸引了来自全球五千余位顶级肝病专家参会,邀请了262位海内外专家在会上做学术交流,共收到两千多篇论文投稿,创历年新高。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投稿占比65%,集中展示了亚太地区肝病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