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首页>>通知公告

结核病健康知识
发布日期:2022-02-23       访问次数:217

2022年3月24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宣传主题是:Invest to End TB. Save Lives( 生命至上 全力投入 终结结核),该主题表达了迫切需要加大资源投入,进一步加强抗击结核病的斗争,并实现全球领导人做出的“终结结核病流行”的庄严承诺。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使终结结核病进展面临困境的当下,加大结核病防治的投资尤显重要,这也是为确保实现让每一个人获得公平可及的结核病的预防和照护,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全民健康覆盖。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我国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结核患者987万,其中我国新发结核病患者84.2万结核病负担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印度。2014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全球有大约23%的人口(近17亿人) 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我国约有3.6亿人感染,是全球结核潜伏感染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

那么,只有彻底了解结核病,才能从根本上入手,终结它的传播。今天我们一起共同学习和了解结核病。

1. 什么结核病?

答:结核病是指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由于人体抵抗力下降所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以侵害人体的各种器官,以肺部最为常见。

肺结核常见症状主要有咳嗽、咳痰超两周或痰中带血,全身症状有午后低热、盗汗、胸痛、胸闷、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2. 学校结核病的疫情严重吗?

答:我国每年报告的结核病患者80多万其中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数约占全人群报告发病数的4-6%,从报告年龄来看,15-24岁年龄组约占学生报告发病总数的85%,即高中阶段,本专科阶段的学生发病数较多。

3. 得了结核病该怎么治疗?会对学生的将来有什么影响吗?

答:怀疑得了结核病应当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疗。结核病的治疗也应遵循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和全程的原则,只要早期诊断、治疗方案正确、坚持正规全程治疗,结核病的预后绝大多数很好,治愈后对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不会产生影响。

4.  什么是结核潜伏感染?怎样才能确定为结核潜伏感染?

答:结核潜伏感染是指机体内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但没有发生临床结核病,没有临床细菌学或者影像学方面活动结核的证据。结核潜伏感染者没有结核病相关的症状和体征,没有传染性。

目前结核潜伏感染没有金标准。WHO推荐的用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诊断技术主要有PPD皮试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两种。通过检测人体结核相关的免疫应答状态确定是否为结核潜伏感染。

PPD皮试后的硬结达到一定大小或者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且经过X线等其他检查未发现活动性结核病灶,才能确定为结核杆菌潜伏感染。

5. 结核潜伏感染的现状严重吗?

2013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我国选择了四个不同结核病疫情地区的农村全人口(5周岁以上)开展了目前全球最大规模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队列研究项目,共计筛查约22,000人。同时使用PPD皮试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两种检测技术开展了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调查。

经过年龄和性别校正后的结果显示:PPD≥5mm的人口比例为40%(不同地区为22%~53%)、PPD≥10mm的人口比例为28%(不同地区为14%~42%)、PPD≥15mm的人口比例为19%(不同地区为13%~20%)、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率为19%(不同地区为7%~25%)

6. 结核潜伏感染者会变成结核病患者吗?

答:结核潜伏感染者是否发病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感染菌量的多少、细菌毒力的强弱,以及感染者自身的免疫状况等。

一般来说结核潜伏感染者大多数不会发病,而是处于潜伏感染状态,只有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 潜伏在体内的结核菌才有可能生长繁殖,导致发病。

一般结核潜伏感染者一生中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约为5-10%。

7. 学生被确定结核潜伏感染后一定要预防性服药吗?

答:结核潜伏感染者接受抗结核预防性治疗,可以使其发病的风险大大减少。据研究,正确全程的预防性治疗,可以降低60-90%的发病风险。预防性治疗一般使用1-2种抗结核药物,服药时间一般为3-6个月。

因此当学生有明确的结核病患者接触史,并被确定为结核潜伏感染时,强烈推荐进行预防性服药。《中国学校结核病防控指南(2020版)》中要求的预防性服药对象主要有单纯PPD强阳性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阳性者。

8. 预防性服药会对身体有什么影响吗?

答:预防性服药中所用的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利福喷丁)等,都已在临床应用并被证明是安全有效的。在用药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但青少年学生和幼儿预防性服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很小,一般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不到1%,而且即使发生肝功能异常,适当处置后即可恢复,不会造成长期影响。在预防性治疗开始前、治疗期间都会进行肝肾功能、血常规等监测,一有不良反应都能及时发现和处置。

未发现预防性治疗结束后对人体有远期危害,预防性治疗对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不会产生影响。

9.接触了结核病人就一定会被感染吗?

答:接触结核病患者后会不会被感染,决定于很多因素,包括传染源的病情严重性、排菌量多少、咳嗽频度、病人居室的通风情况、接触的密切程度和时间、接触者的抵抗力等等

一般而言,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传染性最大,其他肺结核患者次之。传染源咳嗽、咳痰、打喷嚏等症状越严重,传播风险越大。传染源与接触者的接触程度越密切、时间越长,越容易传播。接触者的机体抵抗力越差越容易被感染。

10. 结核潜伏感染者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结核潜伏感染是指体内感染了结核杆菌但未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的人。这些人没有症状、体内没有病灶,也不具有传染性,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

但这些人中有部分人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能发展成活动性结核病,一生中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约为5-10%,且发病大多数集中在感染后的2年之内。所以强烈推荐有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史的潜伏感染学生进行抗结核预防性治疗。

11. 怎样防止被结核杆菌感染?

答:一是出生后尽快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卡介苗的接种对象主要为新生儿,常用皮内注射法进行预防接种。

二是加强身体锻炼、营养均衡,提高免疫力。

三是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教室宿舍等要经常通风。

四是尽量避免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五是尽量少去人群拥挤的室内公共场所。我国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有可能增加结核感染的机会。

12. 为什么接种了卡介苗还会感染结核杆菌甚至得结核病?

答:卡介苗对结核分枝杆菌原发感染有一定保护作用,但保护率较低。另外卡介苗的保护效果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减弱,所以即使接种了卡介苗,还是会有部分会感染结核杆菌后发展成结核病。

13. 结核潜伏感染能确定传染来源吗?

答:由于结核潜伏感染者没有症状、体内没有病灶,也不可能培养出结核杆菌,所以无法确定传染源和传播关系。

此外,在正常人群中就有一定比例的结核潜伏感染者,这就使得结核潜伏感染的传染来源调查更为复杂和困难。

肺结核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已经是一个快要销声匿迹的疾病,而事实上,它从未离开我们的世界。

请大家务必记牢记:

 

咳嗽咳痰大于两周,应怀疑得了肺结核!

请您主动戴上口罩,并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