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各种致病菌也开始活跃起来。为了保障大家的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生活学习秩序,制定了这份防控指南,让我们携手守护健康,共度温暖春日。
春季常见传染病及症状
1、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常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流涕、鼻塞、身体疼痛、寒战等症状。
2、诺如病毒肠炎:
诺如病毒肠炎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接触患者排泄物以及污染的物体表面和环境等途径传播。其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值得注意的是,成人腹泻较为常见,而儿童则更多地表现为呕吐。
3、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炎通过呼吸道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被患者唾液污染的餐具、玩具或与带毒者、患者直接接触而传染。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耳垂的下方、耳垂的前面、耳垂的后面)并有发热、头痛、咽痛、腮腺部位疼痛等症状,一般是先有一侧腮腺肿大,而后再有另一侧的腮腺肿大,孩子吃饭张口、咀嚼食物、吞咽,尤其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小一点的孩子患腮腺炎时易流口水。腮腺炎是自限性疾病,如果没有并发症,一般1-2周肿胀逐渐消退,疼痛缓解。
4、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接触患者疱疹液或被污染的物品传播。水痘的潜伏期一般为10至21天。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全身出现红色丘疹,这些丘疹会迅速转变为水疱,最后结痂脱落。水痘通常首先出现在头部、面部和躯干,然后蔓延至四肢。
二、防控指南:
1、勤洗手,讲卫生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或口,特别是在饭前便后、触摸公共物品后。
2、戴口罩,防飞沫
在人群密集或通风不良的场所,佩戴医用口罩是减少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的有效手段。
3、保持距离,少聚集
尽量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不必要的聚会和活动。这样既能降低感染风险,又能享受一个更加宁静、健康的冬日时光。
4、开窗通风,空气新
教室、宿舍等室内场所应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5、均衡饮食,强体魄
均衡摄入营养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的关键。多吃蔬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让身体在冬季也能保持活力满满。
接种疫苗,筑防线
及时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方法。为身体筑起一道坚实的免疫屏障,让健康与你同行。
7、关注健康,早就医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时,应及时向老师报告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