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发季即将来临,为您整理以下防护要点,帮助您与他人筑牢健康防线,从容应对流感高发季。
一、引起流感的病原体是什么?
当前主要流行株有哪些?流感是流感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当前我国流感流行毒株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伴随乙型(Victoria系)、甲型H1N1亚型共同流行。
二、流感是如何传播的?
流感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病毒在空气里可短暂存活,若口、鼻、眼等黏膜接触含病毒的飞沫或被病毒污染的物品表面,就可能导致感染。
三、流感的典型症状有哪些?
流感主要以发热、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起病,体温可达39~40℃,常有咽喉痛、干咳、鼻塞、流涕等,可有畏寒、寒战、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四、哪些人群感染后更易发展为重症?
以下人群是流感重症高风险人群,需要重点防护: 婴幼儿、孕妇、老年人、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如心肺疾病、糖尿病、免疫抑制等)的人。
五、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预防?
建议采取“疫苗+卫生习惯”的双防线策略:
1.及时接种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9—10月是最佳的接种时间,如错过时间,整个流行季内仍可接种。
2.认真洗手,在接触公共物品后按“七步洗手法”清洗。
3.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纸巾丢弃后立即洗手。
4.避免用手触摸眼、鼻、口。
5.均衡膳食,多摄入富含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
6.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
六、如何营造安全环境?
1.勤通风:每日定时开窗2~3次,每次20~30分钟。
2.常消毒:定期对门把手、键盘、手机等高频接触物品表面进行清洁消毒。
3.洁环境:保持室内整洁,垃圾及时清理。
七、流感高发季节,外出需要注意什么?
1.高风险人群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空间密闭的公共场所,前往时建议佩戴口罩。
2.去医院看病时需全程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时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老年人和一些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注意手卫生,外出返回后及时洗手。
八、出现流感症状后该怎么办?
1.流感多为自限性疾病,健康人群通常1至2周可自愈。为促进康复并保护他人,建议:及早就医: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严重呕吐或腹泻等迹象,请立即就医。高危人群感染后建议尽早就诊。
2.居家休息:患病期间尽量居家,避免前往公共场所或与他人近距离接触,直至症状基本消失。
3.规范用药: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病毒药物,请勿自行用药。
4.校园防护:患者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不建议堂食,加强通风,接触后及时洗手。
以上内容均转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略有删减,仅用公益科普宣传,如有改动请联系删除。
一审:卫生所 陈明明
二审:卫生所 周欣
三审:卫生所 赵颖